隐藏搜索框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文化 >> 唐山陶瓷历史
之十以:“三月藤花”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希舜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7日  点击数:

“三月藤花”釉下泼彩青花大瓶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希舜先生的代表作。在每年一度的陶瓷博览会上,这件作品徜徉在众多的展品中,那清雅的色彩、俊秀的造型、流畅的纹饰总是最先跃入人们的眼帘。

这是一件青花作品。青花创烧于元代。当然,现在也有“唐青花”之说,学术界还在争论。其烧成方法就是在瓷胎上用青花料绘画然后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青花料元素是钴,呈蓝色。

刘希舜先生的这件青花作品秉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最显著的创新是彩绘方式。传统青花多成定式图案进行工笔勾勒描绘,虽然也有写意作品,但多为“小品”内容,官窑烧制青花作品揣摩“圣意”,每一笔都小心翼翼。但“三月藤花”运用的不是中国画中的工笔勾勒描绘而是泼墨泼彩技法,青料泼向坯体,流淌而下,仿佛漫不经心,仿佛肆意而为,但泼的角度、力度、速度彰显了作者的功力,也彰显了作者的艺术思想。在泼彩的留痕之上再进行剔、擦、刮,让人感到一丛丛白色的藤花伴着节奏在湛蓝的青料上舞蹈。再一个创新体现在造型方面,器型与画面的搭配应该是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这就需要精巧的艺术构思。作者为藤花设计了“瓜子瓶”的造型,扁圆,上窄下宽,小口张开,既有动感又颇为玲珑,藤花在俊秀的瓷瓶上绽放,春的气息温暖、清爽、高贵。还有一个特色创新是采用了釉下彩的装饰,打破了青花瓷品一般都是釉上彩的装饰方法。“釉下彩”的技法操作就是先在生坯或素烧的坯体上进行彩绘画面,然后施罩上一层透明釉,最后在1280-1410℃的高温下煅烧而成。“釉下彩”要求烧成温度高,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大,但是制成产品的画面亮丽、明快,形象鲜活、生动。由于画面是在釉下,所以不怕磨损,耐观耐用,是人们十分青睐的高档艺术瓷品。

“三月藤花”由于特色的造型,泼彩的装饰、釉下的烧制成功而惊艳面世,屡获殊荣。1995年,入编《当代中国陶瓷精品选》,1997年入编《中国当代名家特制陶瓷精品展》,1998年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99年入编《中国陶瓷艺术图典》。1997年7月1日,“三月藤花”釉下泼彩青花大瓶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献礼作品,被香港特区政府收藏。2008年中国奥运会期间,被河北省政府作为回礼,赠送给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三月藤花”釉下泼彩青花大瓶也成了刘希舜先生获评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的砥柱之作。

创作“三月藤花”这一佳作的刘希舜先生,1947年生,唐山本土人,自幼素爱美术。1963年考入唐山陶瓷工业学校(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前身)美术专业学习。得到了宣道平、乔文科、王志林、吴广等一批艺术造诣深厚老师的言传身教,系统学习了素描、国画、书法、图案等课程,为日后的瓷绘打下了坚实基础。1968年毕业后分配到第七瓷厂,后又被选调到唐山陶瓷研究所艺术研究室,师承杨荫斋等陶瓷艺术大师,进行了多年的陶瓷艺术装饰设计实践。他设计制作的优秀作品除了“三月藤花”以外,还有釉中彩青花大瓶“群驴图”、釉中彩青花餐具、釉上彩“富贵牡丹”大梅瓶、釉下彩瓶“蜀葵花开”等。

刘希舜先生因不倦的追求和突出的业绩2002年11月被授予“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03年7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唐山入围的有两人,另一人是刘长义,也是毕业于唐山陶瓷工业学校。
对刘希舜先生几十年的钟情陶瓷拼搏创新亦有诗为证:“汲土成金五十年,开创技法国事参。三载传承泼藤花,十年筑基绘河山。不为虚名留青史,但求璞真慰天颜。一生多彩老有乐,处处人间四月天。”

(杨大成,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