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河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热潮中,唐工大汽车工程学院“匠心明法”实践团于暑假期间深入华北地区近30个村庄,开展“青春普法百村行”活动。师生们以乡音普法、法律援助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入千家万户,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惠及数千名村民,成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乡音普法润心田,法律知识进万家。“大娘,这‘免费领鸡蛋’可能是骗局啊!”在集市、院落和古树下,实践团成员用方言讲述法律案例,将防诈知识和邻里纠纷解决技巧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土话”。他们设计的《法律明白纸》和反诈顺口溜宣传单广受欢迎,王大爷拿着材料终于识破诈骗电话的情节,成为普法成效的生动注脚。
师者仁心显担当,法律援助护青春。指导教师高雪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身法学专业的优势,对学生小张施以无偿法律援助,面对学生小张遭遇的万元交通事故索赔困境,他精准识别不合理诉求,最终将赔偿金额从万余元核减至两千元。小张送上的锦旗“法律援助伸援手,公平正义解民忧”,见证了这场跨越课堂的法治教育。
青春誓言践初心,法治星火永相传。“看到乡亲们从最初的法律‘局外人’,到主动向我们咨询如何立遗嘱、怎么写借条,我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价值和法治建设的脉动。”队员王同学的日记道出实践价值。团队负责人表示,五天的行走让成员们深刻理解“法律不仅是知识,更是守护公正的武器”。据悉,团队计划建立长效普法机制,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未来,唐工大汽车工程学院“匠心明法”团队将实践中形成的“乡音普法”模式、“法律明白纸”等经验固化下来,探索建立与乡村的长期联动机制,利用寒暑假持续深入更多乡村,以专业诠释青春担当,在广袤乡野播撒下法治的星火,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唐工力量。
匠心明法实践团集体照
活动现场
(文:汽车工程学院;图:汽车工程学院 高雪健、韩依伦、陈一欣、班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