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机器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指导,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牵头联合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主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石威、河北省第七期赴京挂职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殿军、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化平等领导出席,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教育部门负责人、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52所职业院校负责人、45家机器人领军企业代表及1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共计240余人参会。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李金生介绍了由唐工大牵头发起的京津冀职业教育机器人专业人才共育三年行动计划。唐工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建军主持交流活动。
会议现场
活动中,各指导单位领导共同启动了京津冀职业教育机器人专业人才共育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共育高素质机器人高技能人才、共促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深度协作,创新协同发展与产教融合模式,汇聚京津冀机器人技术领域产教优势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师资共育、产业共联、成果共用”的“五位一体”协同新机制,探索跨区域协作式“人才共育、联合共建”新标准、新路径、新范式,输出一批“共享型”教学资源和育人成果,实现“一个模式、一套标准、一批人才”,有力支撑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启动仪式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李智在致辞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三地产业融合的纽带,北京的机器人创新资源优势,天津的本体配套优势,河北的应用场景优势,共同构成了覆盖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是产教融合,要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企业“出题”、学校“答题”、市场“验题”的产教融合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的主要抓手是“一体两翼”,“一体”“两翼”三者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一体两翼建设,要把落脚点放在教学关键要素改革上,针对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五大要素进行整体设计;开展教学关键要素改革的核心原则是坚持结果导向,聚焦学生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满意度,职教对区域支撑的满意度。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李智出席并致辞
石威在致辞指出,北京经开区全力支持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鼓励生态型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牵头组建共性技术平台,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能力建设。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同规划了“六链五群”的框架,机器人产业是“六链”之一。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京津冀三地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产教融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机器人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通过产教融合,将产业需求与教育资源紧密结合,能够为产业发展精准输送大批懂技术、会创新、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实现产业与教育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石威出席活动并致辞
李金生介绍,京津冀是我国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从“京津研发”的创新突破,到“河北转化”的产业落地,一条贯通三地的机器人产业链正在加速成型。唐工大将以首个面向机器人产业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基础,增加京津冀地区20家左右机器人龙头企业、20所左右职业院校,形成京津冀职业教育“机器人专业领域跨区域联合体”,一是形成一套可共享的育人方案;二是研制系列可借鉴的教学资源;三是打造一批可引领的改革成果;四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协同生态,通过三年携手推进与创新实践,全面塑造“覆盖全链、协同创新、示范引领、开放共享”的京津冀机器人专业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生态。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李金生介绍三年行动计划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建军主持
黄辉指出,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增长点,亟需对接机器人产业链细分、垂直行业应用扩展和新岗位层出的新需求,持续优化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应进一步深化机器人领域产教融合,创新有关联合体、共同体建设机制,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服务构建机器人产业体系。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作主旨报告
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总经理赵辉介绍了共享工厂以京津冀机器人产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关键抓手;坚持以产业需求牵引人才培养和以人才成长反哺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不断为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支撑等相关经验做法。他表示,共享工厂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人才培养专业化,产教协同生态化,区域发展协同化,共享破局,融合聚势,共同书写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总经理赵辉作主旨报告
圆桌会议现场
在圆桌会议环节,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张建军、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校长王伟、天津职业大学书记夏静波,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泽众、肯拓智能装备(天津)集团有限公司经理葛云涛、河北汇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磊等六位职业院校和企业代表就围绕“产教融合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各位代表一致认为,深化京津冀机器人领域产教融合需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通过建立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动态对接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标准与前沿岗位需求深度契合;依托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实现实训场景与产业实践的创新融合;构建政校企协同联动体系,促进教育供给与产业升级双向赋能,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合力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文:宣传部、科研处;图:宣传部 王浩文、“筑梦唐工”融媒体中心 尚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