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搜索框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之窗 >> 科研成果
产学结合中的不协调因素及管理策略(陈玉阁 崔发周)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2日  点击数:
 
产学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是充分发挥职教功能、体现职教特色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生产组织和教学组织属于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在目标、要素和结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许多不协调因素,若不能建立起相应的耦合机制,双方的功能可能会相互抵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探索职业教育中产学结合的管理策略。
    一、产学结合中的不协调因素
    产学结合中的不协调涉及到多种因素和整个过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文化差异,或者说是企业人员与学校人员之间的不协调。从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实际影响来看,目前产学之间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生产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冲突。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院校要实现长远发展,也必须针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生产企业与职业院校在功能上的互补性和过程上的衔接性,是产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在小生产方式下,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可以实现最紧密的产学结合。但是,在当今的现代化大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导致了生产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分离,产学之间出现不协调因素也就在所难免。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生产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整体上属于经济目标导向,教育目标在企业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学校的本质决定了其工作目标是以最高的效率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整体上属于教育目标导向,经济目标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丁作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幻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校企一体化,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倒退。只有当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组织和教育组织才可能再次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全面融合。
    2.企业工程师素质要求与学校教师素质要求的冲突。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职业教育处于与经济系统相邻的“接口”地位。职业院校的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技师等,下同)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出现一定的重合是必要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职教界提出了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但由于分工的不同,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素质结构必然会有区别。
    首先,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与工程师完全不同:教育工作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工程师的工作本质是物质生产,工作对象是物。教师必须在掌握心理知识的前提下讲授物理知识和生产知识,而工程师就不需要过多地了解心理知识。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很难成为合格教师,同样.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未必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将企业工程师直接推上讲台的简单做法,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固有规律。一般而言.人的基础能力素质是较为接近的,将大批天才吸纳到职业院校是极不现实的。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培养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要经过很长的周期。
    其次,教师与工程师的工作逻辑和思维方式不同。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职业院校教师所传授的主要是某类企业或岗位所需要的共性知识和技能,对生产目标的考虑具有多向性,所选择的实例也只能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少数案例,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逻辑是一种演绎逻辑,其思维方式是向四周发散的;工程师所面对的生产目标则是确定的、单一的,他所需要的是围绕既定目标积累知识经验、搜集技术信息,工作逻辑是一种综合逻辑,其思维方式是向中心收敛的。因此,要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不仅要积累教师和工程师所需要的双重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双重思维模式,成为全面复合型的人才。
    第三,教师与工程师的工作重点不同,对其素质要求的重点也不相同。工程师处于生产实践一线,直接从事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活动。教师工作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通过人才的培养来促进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和非职业能力,满足学生非职业活动的需要。仅考虑职业需要,忽视学生的社会属性和情感需要.将学生当作知识和技能的容器,不符合现代信息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但是,如果仅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忽视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就混淆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界限。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第一职业是“灵魂工程师”,第二职业是生产工程师;企业人员的要求则恰好相反。
    3.企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的冲突。企业生产过程和学校教学过程都是连续的,外来的干扰很容易使过程中断而影响实际效果。在院校学习的学生处于劳动预备阶段,尚不完全具备从事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学生进入生产领域后,难免会分散企业工作人员的精力,加大生产成本,影响正常工期,对于生产者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从教学过程来看,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有合理的时序安排,在不恰当的时段实习将会影响教学效果。譬如:农业院校讲授栽培理论可能在冬季,而进行实践教学将会在夏季;工科院校讲解设备维修时企业可能正在紧张地生产,而企业进行设备检修时学校可能正在考试,这些因素都会降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
    二、实现产学紧密结合的管理策略
    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相应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开展松散的校企合作不易实现良好的产学结合效果。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为了尽可能地实现产学紧密结合,就必须精心地进行制度设计,制订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1.组织策略。由于办学主体不同,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两种方式.其对应的产学结合组织形式主要有职业院校实训中心和企业教育中心两种。
    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应主要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结合。这些实训基地可以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开发一些市场需要的产品,具备相应的经济功能。但是,实训基地的基本目标要定位在组织学生实习,而不是生产经营。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内部的生产组织实质上是教育组织的一部分.属于以公益性为主的组织,其物质产品只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提高教育效果而开发的附加产品。既然校办实训基地以承担教育任务为主,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其产品的选择就必须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相适应,而不是以市场需求和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在这种实训中心中,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也是实习指导人员,须同时具备教育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在我国目前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国情下,政府应该大力扶持这种实训中心的建设。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国有企业改制之机.收购了三个面临倒闭的小型国有企业,代管了一个国有宾馆,不仅形成“一系一厂”产学结合机制,而且还建成了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数控专业实训基地,有力地支撑了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丁作岗位要求及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的协调。
    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教育中心是实现产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最佳形式。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效益,可以实现生产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分离,较大的教育规模也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其次,从教学效果来看,企业教育中心不仅可以用学校教育的形式培养企业需要的后备人才,还可以及时地培训在职员工,实现企业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企业教育和培训的最大优势在于教育活动的直接性和实时性,培训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冗余,体现很强的针对性;学习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实现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所有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2.以科研作为产学结合的媒介。在职业院校开展科研活动,既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增强产学结合效果的必要措施。职业院校具有人才优势,可以研制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具有较好的生产资源.是将学校技术潜力和产品开发方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可靠保证。因此,科研活动是实现产学紧密结合的一种媒介和桥梁。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科研活动的开展应包括教育科研和技术研究两个方面。
    通过职业教育科研活动,可以更好地认识产学之间、校企之间的结合机制,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中小学校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教育科研活动可以集中进行。职业院校则完全不同.即使在同一行业内部,各个学校之间差异仍然很大。只有通过校本科研活动,职业院校才能正确认识自身面临的教育环境,科学地开发体现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推广适合教师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确定技术开发研究的项目,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近5年来,学院已承担了10余项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对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技术开发研究,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直接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科学技术的实际产生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技术开发研究活动形成制度化以后,院校的专业与企业的产品之间也就形成了稳定的链接,从而达到一种“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互动效果。学院机电实习厂研制的低温快烧隧道窑等产品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新技术推广项目,工艺美术实习厂研制的“澳门回归喜庆宝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都较好地说明了科研在校企合作中的纽带作用。
    [作者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玉阁系副院长,崔发周系科研处长]  (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