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搜索框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之窗 >> 科研成果
探索校企一体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2日  点击数:
田秀萍 陈玉阁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合理途径,是沟通校企联系、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措施,是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最佳制度设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遵循“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探索出了一种“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一、融合“两种资源”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发达国家职业院校的通行做法。但是,我国的校企合作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既不愿为学生实习提供条件,也不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职业教育处于一种校企分离的状态,学校封闭办学,教学活动仅考虑自身的系统性,课程仍沿袭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的“三段式”,教育工作的中心在教学而不是在就业上,基础课教师在校内占据了较大比例,而一些优秀人才却不愿进入职业院校;企业对学校的毕业生认可度很低,对新聘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需进行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培训,一些中小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具备一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必备条件。之所以出现这种恶性循环的现象,症结就在于职业院校缺乏制度创新,或者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或者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没有形成一种针对我国国情和劳动力市场特点的制度设计。
我院“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就是在我国特定国情下应运而生的。这种模式沟通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学校资源转换成为企业的生产资源,企业生产资源也转换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在社会大系统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校企一体化构成的职教集团在资源利用上有以下方面特征:
学校教育目标与企业经济目标的一体化。在校企分离的条件下,学校的工作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劳动者素质,整体上属于教育目标导向,而不是以盈利为最终目标;企业的本质则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多的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整体上属于经济目标导向,提高人员素质并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校企合一的职教集团是一种教育组织与经济组织的混合体,组织制度的改变使得集团必须建立起教育目标与经济目标相融合的机制。职教集团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最终目标,生产企业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则必须以企业的产品质量来评价教学质量、以企业的经营成败来评价教育的成败。
学校教育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体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需要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来支撑。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首要的就是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不同于过去修修补补的教学改革,而是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所作的一次大手术。我院的实践表明,只有在校企紧密结合的条件下,学校才可能彻底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生产过程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产学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式,要求生产过程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适合职业学习的需要;教学过程则要以促进生产改进为目的,结合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淘汰落后和无关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适当超前于生产过程。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融合,必须以科研活动为纽带。教学要素和生产要素的重组需要按照科学方法精心设计。学生在企业实习会加大生产成本,延长生产工期,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该项“成本”只有依靠学校教师的技术服务来弥补。换句话说,只有自主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职业院校的结合,才有可能产生高水平的紧密结合。通过技术开发研究,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之间也就形成了稳定的衔接,从而达到一种“专业引导产业,产业支撑专业”的互动效果。
学校教育人员与企业生成人员的一体化。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涵盖了企业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或者说职业院校教师须具备“双师”素质。在校企合一的职教集团中,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使企业的部分专业人员成为教学人员,同时也使学校的部分教学人员成为企业技术人员。“双师”人员承担双重岗位职责,是一种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还没有培养这种人才的专门机构,只能靠职教集团自身培养,其基本途径有两种:将工程技术人员派往师范院校进修,学习教育科学知识,获得教育教学能力;或将教学人员派往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工程实践能力。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些高层次人才应有科研部门统一管理,既承担工厂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任务,又承担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改革任务。
二、明确三种功能定位
“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职教集团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种功能于一体,集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和短期培训于一体,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于一体,可以“出人才、出产品、出成果”,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在功能上不仅仅是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简单叠加,在管理方式和管理难度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现有经验来看,准确合理地进行三种功能的定位是保持职教集团高效工作的关键。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生产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是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职业技术人才是职教集团的“主导产品”,生产和科研都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进行的。准确进行职教集团的培养目标定位,是进行生产定位和科研定位的基础和前提。职教集团中包含着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必须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定位。高职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水平上应明显高于中职学生,毕业生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具有指导中职毕业生工作的能力;中职学生需要掌握中级或初级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应以直接就业为目标,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哪个层次的职业教育,都不应该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应将重点放在开发学习者的潜能。更准确地说,职业教育不是在培养劳动者,而是在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这种理念更利于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监控。
企业产品定位。企业产品的定位既决定着自身的增长方式,同时也决定着职教集团的教学模式。职教集团中的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办产业。过去的许多校办产业都是以单纯地营利为目的,靠自身经济收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而不是将校办产业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对于职教集团中的企业而言,产品定位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产品及生产工艺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协调,适合学生的实习需要;以教师作为主要开发力量,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就如同学校培养目标定位需要企业人员的参与一样,企业的产品定位需要学校教学人员参加,以确定企业的工作项目能否转换为教学项目。职教集团中的企业产品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符合技术含量高、消耗水平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从总体上看,职教集团企业担负着生产物质产品、培养实用人才、传播创新文化等多种功能,与普通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科研目标定位。职教集团中的科研工作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专门的科研院所。职教集团的研发项目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应用技术研发;二是课程研发。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职教集团的一个基本特征。作为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机构,如果不能研发出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产品,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也就无法自主开发独有特色的实用课程,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教集团承担着自主技术创新示范者的角色,除了研发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之外,还可以为地方企业开展一些技术服务,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技术研发能力的高低,是影响职教集团凝聚力和辐射力高低的关键因素。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职教集团创建的一个逻辑起点,就是能够开发和实施工学结合的职教课程,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靠新型课程模式的支撑才能存在。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仅限于理念层面,付诸行动时便会阻力重重,根本原因就在于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课程的能力。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学人员的融合,使职教集团真正具备了开发新型职教课程的能力。因此,职教集团的创建,其本身就是一种集成创新。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职教集团目前尚属新生事物,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还需要有一个艰难的历程。从目前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构建校企合一的职教集团还有以下三个主要问题有待解决。
职教集团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整体上看,职教集团属于一种公益性组织,生产和科研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学校人员和企业人员有着不同的身份,在工资、保险等方面实行不同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人员与教学人员的融合。教师既从事教学工作,又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但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影响工作质量。同时,政府人事部门又对教师编制实行严格控制,使学校无法聘用足够的师资。
职教集团内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职教集团最理想的管理体制,应该是“一系一厂(场)”、工学合一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目前真正胜任“双师”岗位的专业人员较少,学校与企业并存的体制将会持续一定的周期。在这种情况下,校企之间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也在所难免,管理者的任务就是逐步加大“双师”比重,使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的融合程度不断加大,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增加教学人员与生产人员的沟通,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
职教集团的发展有待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目前,职业院校的生源是经普通高校挑选后的剩余部分,这些学生不仅知识基础较差,而且心理上也受到了一定创伤。学校降低专业理论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全符合学习者特征,也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家长热心于“专升本”,许多学生并不是想在本专业上继续深造,而是改学一些毫不相干的本科专业。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课程和实习条件难以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田秀萍院长,陈玉阁副院长)
(原文刊发《中国高等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