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群坚持“智能赋能、高端引领”,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端技术为支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高铁装备制造工匠”摇篮。
二、举措与成效
(一)举措
1.依托学院“目标任务+预警决策”系统,创新专业群治理模式,推进项目管理“可视化”、专业诊改“常态化”。
图1 “目标任务+预警决策”系统
2.创设“虚实交互式”教学新生态,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教室+基地、虚拟+现实、校内+企业”四融合混合式教学。
图2 混合式教学
3.建设智慧型“实训基地+服务平台”,促进专业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3 多功能实训基地
4.开展“互联网+国际交流”教育教学改革,助力高铁“海外伴行计划”。
(二)成效
1.教学成果突出。立项1项教育部课程思政课题,示范引领专业群教师践行课程思政;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上报教育部。
2.育人成效显著。克服疫情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开展线上教学;学生获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励31项,首次入围国赛并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获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奖励9项。
3.师资业绩丰硕。教师获省级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4名教师获“河北省技术能手”“唐山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图5 荣誉证书
4.服务功能增强。面向唐山动车城数家企业开展技术技能研发创新、技术研发服务项目达24余项。
图6 服务区域企业
三、问题探索
随着高铁装备制造领域向“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化、产品模块化、制造智能化、服务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 “培养既有扎实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法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