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搜索框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之窗 >> 科研成果
系统整合资源,产学一体育人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2日  点击数:
 
田秀萍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 063020
摘要:校企合一是校企合作最紧密的形式,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校企合一要求实现目标的一体化、过程的一体化、人员的一体化和管理的一体化,使教育资源和生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教育资源;资源整合;产学一体
 
生产企业与职业院校的紧密结合,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目前,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实习基地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受种种条件的制约,目前校企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尽如人意,“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组建校企联合体式的职教集团,将生产资源和教育资源加以系统整合,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背景资料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1975年建立的唐山市陶瓷公司职工大学和1980年建立的唐山市陶瓷技工学校。两校于1994年合并后,全体师生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相继建成省级重点技校、国家重点技校、高级技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为“全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全国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数控技术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90%以上可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所在的唐山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有着百余年的工业历史,装备制造、钢铁冶金、建筑材料和日用陶瓷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一五”期间,唐山市作出了《关于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决定》,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重点加快包括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内的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实现由内陆资源型城市向沿海开放城市的转型。特别是冀东大油田的发现,给唐山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生机和活力。根据曹妃甸工业区提供的资料,未来三年内曹妃甸将需要7万名“高级蓝领”。这些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学校从1995年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实行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学习与工作交替”的做法,并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走岗认识实习、贴岗教学实习、顶岗生产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受企业和学生双方的欢迎。2001年学院成立后,紧紧围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这一核心问题,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建设。
1.“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改革
为了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系建立了与专业对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机电工程系对接学院陶瓷机械厂,艺术设计系对接学院美术瓷厂,现代服务系对接瓷都宾馆,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特色。这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是学院的实习工厂,又是学院的二级法人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厂两责,目标管理。厂系组建了“校企交叉,双向任职”的领导班子,系主任或书记兼任工厂副厂长、厂长,或厂长兼任系副主任;专业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实行“双岗双责,流动管理”,专业教师兼任工厂工程师或设计人员,工厂高级技师或工程师兼系里的实习指导教师。工厂具有生产经营和教学实习的双重功能,既出产品,又育人才。这种人事制度保证了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在目标、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性,从形式到内涵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模式和职教特色。
这种办学模式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使教育资源和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教育人员和技术人员优势互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互渗透,有效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为了保证生产实习工厂的正常运行,学院又和校外企业联合,利用校外企业已有的市场渠道,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目前,机电实习厂数控实训中心生产的飞机配件、轮船配件和陶瓷机械已远销到美国、意大利等国,美术瓷厂生产的大型陶瓷壁画《清明上河图》已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专业实训的需要,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的艺术专业师生也慕名来基地创作。
2.“学习中做,工作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图
 
“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模式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搭起了坚实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错位发展;以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大类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工学一体的专业课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企业化的高职教育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质量来检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以产品的高附加值来提升毕业生的个人价值。

公共基础课和大类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课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而定,遵循“够用为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基础性课程的实施以“学习中做”为基本特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精选授课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专业课教学的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确定,以本专业对应职业优秀人员的描述为依据,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由专业教师、工厂专业人员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典型特征为“工作中学”。数控技术专业依托于学院陶瓷机械厂的数控实训中心和机电实训中心,分阶段完成金工实训、机加工工艺实训、数控加工工艺实训和顶岗实习,按照用户提供的工艺要求参加生产,在省级数控技能大赛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毕业生90%以上可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005年的毕业生中已有3名取得技师资格。
3.“校企合作,多元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开发和实施新的课程。尽管“双师型”教师非常适合工学结合课程的需要,但从多年的改革实践来看,依靠校外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是一条可靠的途径,教师下厂实践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数工程师来校后也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向教师的转变。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团队只能依靠两种途径来组建:一是由专职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的“混合舰队”,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二是在校内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平台,专业教师在校企联合体中担任双重角色,形成两种能力。在我院的课程改革中,充分调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多种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这是目前条件下的一种现实选择。
首先,校内专业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源泉。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以校内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充分发挥所有专业教师的改革积极性。在我国的国情下,高职院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平台。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同时,也使自身发生着变革,是改革的当然受益者。以我院的实践来看,课程改革进程中有一个“临界点”,开始只有少数人员能够理解和支持改革,阻力非常大,但当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后,教师的改革积极性会普遍提高,改革会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其次,企业实践工作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校内外企业的优秀实践工作者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熟悉工作岗位要求,而且在职业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专门的经验。实践工作者给课程改革带来的是鲜活的案例、准确的判断、道义的支持和力量的补充。实践证明,离开实践工作者的参与,课程改革必然会走弯路,即使取得一定的效果,也只是一种偶然和巧合。譬如: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起初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前庭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但前者要求身高、相貌等非职业素质,无法通过教育过程来改变,后者与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形成竞争,不利于社会和谐,根据实践工作者的建议,我院及时调整了培养目标,避免了无效教育。
第三,课程专家的指导不可缺少的方面。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涉及多种要素的一种复杂过程,与工业化初期的师徒传授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课程改革之初,一些专业教师片面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典型的思维是“只要教师会做就能教会学生”,其结果是课程设置杂乱无章,教学内容难易失当,教学效率十分低下。通过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目前教师们已经认识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教育基本理论,了解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保证每一步工作都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2)培养校内课程专家,由他们具体指导课程改革工作。职业教育是一种差异化的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课程开发是一种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工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调整原有的专业化分工,将课程设计的职能分化出来,校企合作完成课程开发工作。
(3)借助职业课程研究人员的力量,突破课程改革的难关。校外专家不可能每时每刻指导课程改革的日常工作,但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尚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高职教育改革的成功还须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在制度设计与环境改善、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与机构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和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都有待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下面就几个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校企联合体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校企联合体是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已有的教育组织,也不同于传统的生产组织。在物质生产领域,要使供应、生产、销售各环节形成一条龙;在精神生产领域,要使目标制定、课程实施、质量考核有机衔接;在总体目标上,又要实现生产、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这种复杂系统的协调是一种难度极大的工作,目前在实践层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因此,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出校企一体化组织的运行规律和管理办法,是高职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多数来自非师范类高校,既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又缺乏教育科学理论,阻碍着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并不利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不可能使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达到理想水平。因此,要使我国有人口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发教师资源,逐步建立起高职教师培养体系。途径之一是在重点师范大学开设本硕连读的高职教育专业,同时学习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方法;途径之二是举办高职师资进修班,从企业技术人员和在职高职教师中招收学员,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等关键能力。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是一般的熟练工人。为了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艺创新能力。高职毕业生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以下三种作用:一是及时地发现和提出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为工程设计人员的方案设计提供实践依据;二是实施新的技术方案,操作新的生产设备,使技术发明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亲自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管理型的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职学生,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调整师资结构,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刊发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